關於我們
《第八管理:怎麽趕超印度、美國軟件》(簡)
目錄:
·第二章 簡化的八類問題
2.1 簡化的八類管理問題2.2 明白這八類問題的重要性2.3 體力/實體與智力(Physical vs. Mental)的定義2.4 八類管理的基本不同之處2.5 軟件管理與傳統管理的區別2.6 軟件培訓不足的地方 ·第四章 中國真的可以在十年內趕超印度、美國的軟件製造能力嗎?
4.1 解決問題的能力4.2 解決問題的精神與邏輯4.3 中國軟件最大的問題4.4 美國和全球的軟件缺口4.5 技術上的解決辦法4.6 中國的機會 ·第九章 增強自行管理
9.1 什麽是自行管理9.2 傳統管理學沒有鼓勵我們自行管理9.3 軟件/IT界對自行管理的誤解9.4 自行管理的例子9.5 自行管理不足的環境常見的問題9.6 以承諾管理來解決問題9.7 自行管理的陷阱 ·第十章 八類問題和第八個管理
10.1 八類問題10.2 八類問題的分別10.3 不同複雜程度的影響因素10.4 第八個管理簡介10.5 承諾管理10.6 理解和評估10.7 協議和公布10.8 後果管理10.9 與工具的結合



作者:羅葉明
,是與管理的傳承性分不開的。從16世紀到現在,管理學的思維一直在慢慢演變。如果我們算最早的manus是第一代,maneggiare是第二代,ménage是第三代,亞當·斯密是第四代,詹·穆勒是第五代,19世紀80年代開始的美國工程師們的理論是第六代,弗雷德瑞克·泰勒的理論為第七代(工業時代的代表),那麽“第八個管理”可算是第八代了。第八代所麵臨的是21世紀的智力時代,其關鍵要解決的問題是智力生產的管理(包括商界和政界)。與傳統的工業時代管理(即認為管理就是驅動和控製機器和人(體力工作))不同,智力時代的管理關鍵是要驅動智力工作者的動機和責任心,協調智力工作者的溝通和合作來增強他們的腦力產出,並公正地記錄其承諾的兌現,管理其工作的後果。這種新的基於“承諾”的管理方法相信能夠揭開管理學新的一頁。
提出的新理念,令人耳目一新。它針對現今,即使是西方發達國家軟件管理中的盲點,深入探索,提出有效的解決(jue) 方案。我認為(wei) 這是思維的創新,也是管理的創新。該書(shu) 我國 IT 業(ye) 界的同仁值得一讀。
總結了羅先生在信息科技領域的專(zhuan) 業(ye) 管理知識與(yu) 實踐經驗。透過不同的例子,他清楚地解釋了傳(chuan) 統的工廠與(yu) 辦公室工作或知識型工作的分別。《第八個(ge) 管理》
的新思想凝聚了羅葉明先生25年在美國大型軟件項目上的經驗及智慧,它指出了現今軟件工程管理的一個(ge) 重大盲點,並提供了許多指導性的見解。這是一次創新的探索,非常值得我們(men) 共同關(guan) 注。
適時地帶給我們(men) 一種全新的軟件工程管理方法和商業(ye) 觀念,對起航中的中國軟件而言,這部專(zhuan) 著將引導我們(men) 從(cong) 另一個(ge) 角度來思考中國軟件的發展,其意義(yi) 深遠。



